 | 鼓勵危老重建 行政院核定稅捐減免再延長5年 | 2022-03-11 |
|
為促進被已建築完成基地包圍的小型危老建築基地重建,內政部今(22)日部務會報通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修正草案,增訂重建計畫範圍內,建築基地未達200平方公尺,且鄰接屋齡均未達30年的合法建築物基地者,給予基準容積2%的容積獎勵,以提供誘因,加速危老建築物重建,改善民眾居住安全。
為持續推動全國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行政院核定並於昨(10)日發布危老條例第8條延長稅捐減免優惠申請年限,自今(111)年5月12日起延長5年,
至116年5月11日止,讓申請危老重建個案能持續享有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優惠,鼓勵民眾加入危老重建行列。
稅捐減免優惠再延長
內政部表示,危老條例於106年5月10日布施行迄今,已累計重建計畫申請2,550案,核定2,056案,案量穩定成長。
這次稅捐減免優惠再延長5年,只要在116年5月11日前申請的重建計畫,其範圍內的土地及建築物,符合一定要件者得享有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優惠,包括重建期間土地無法使用者免徵地價稅、
重建後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半徵收2年、重建前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為自然人且仍持有重建後建築物2年未移轉且繼續持有者,最長可再享有房屋稅減半徵收10年等措施。
中央補助成立重建輔導團,協助社區加速整合工作
內政部進一步表示,危老條例具有程序簡便、容積獎勵及稅捐減免等優惠,為加強民眾對重建的信賴及申請意願,中央已補助桃園市等19縣市成立輔導團隊,除辦理危老重建教育訓練等講習活動,
提供免費法令諮詢服務外,更會主動至不同社區舉辦整合說明會,提供輔導申請耐震能力評估、提案申請擬具重建計畫等協助。
內政部指出,民眾如對自有建築結構安全有疑慮或有重建輔導需要,可撥打1999洽各地方政府或上都市更新入口網(網址:https://goo.gl/PWTJ3b )「危老專區」進行洽詢。
聯 絡 人:王武聰組長 聯絡電話:02-8771-2658發稿單位:營建署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內政部修法 促小基地危老屋重建 | 2020-10-27 |
|
為促進被已建築完成基地包圍的小型危老建築基地重建,內政部今(22)日部務會報通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修正草案,增訂重建計畫範圍內,建築基地未達200平方公尺,且鄰接屋齡均未達30年的合法建築物基地者,給予基準容積2%的容積獎勵,以提供誘因,加速危老建築物重建,改善民眾居住安全。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全台危老案件平均重建計畫面積為682.75平方公尺,平均申請容積獎勵額度約為25.77%,其中面積未達200平方公尺的案件約占申請案件31%,又其平均申請容積獎勵額度約為16%,其額度遠低於整體案件。
內政部表示,有些小基地鄰接建築物屋齡均為30年以下建築物,因鄰接建築物結構較無安全疑慮,不易再透過整合鄰地擴大重建計畫面積到200平方公尺以上,來申請至少2%的規模獎勵。且因時程獎勵逐年遞減,使小基地逐漸降低重建誘因。
為降低時程獎勵逐年減少以及規模獎勵實施的衝擊,因此,這次內政部修法新增未達200平方公尺的建築基地,若鄰接屋齡均為未達30年的合法建築物基地時,即適用簡化認定程序,給予基準容積2%獎勵。
內政部指出,考量各類型危老建築基地類型重建特性,今(109)年5月已修正「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這次再修正「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使民眾辦理危老屋重建整合及申請容積獎勵,能夠更多元與彈性,也呼籲符合危老屋條件的民眾,儘快提出重建申請,以保障自身居住安全。
聯 絡 人:王武聰組長 聯絡電話:02-8771-2658發稿單位:營建署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華銀攻危老都更 瞄準個人戶 | 2020-10-22 |
|
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老舊住宅建築也同樣眾多,在政府法規放寬下,危老都更熱度超越一般都更,不和建商合作的個人戶申辦危老都更案也增溫,使得銀行的危老承作兵分兩路,較過去投放更多的資源在個人戶案件,結合建經公司提供整合服務。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全台房屋稅籍住宅類總戶數870多萬戶,其中屋齡30年到40年的高齡老舊住宅,就占整體戶數的22.81%,超過屋齡40年,甚至高達50年以上的房屋,更高達77萬多戶,占總戶數8.77%,可見台灣房屋老化現況嚴重。
由於政府法規放寬危老都更,大幅簡化危老都更程序,可採百分百書面審核,與單純都更不同,因此危老案件一件申辦完成大約一年半,就可以動工,不像都更案有可能拖到十年以上。
此外,都市不少老舊住宅、公寓,其實面積、規模不大,對於建商來說,參與整合可能投資報酬率受限,再加上對許多屋主來說,找建商合建因為建商會分走不少房子,所以愈來愈多屋主傾向自己個人身分辦理,今年來這類案件增溫不少。
華南銀行即表示,今年來危老案件核准金額突破150億元居行庫之冠,第一銀行則是承作案件數領先,且一件平均金額規模約2億元左右,可說以個人辦理危老都更為主。
包括一銀、華銀等,針對個人戶辦理危老都更,都提供從建經公司、融資、信託等一條龍服務,其中,建經公司也是以銀行本身有轉投資持股者為主。
其中,一銀轉投資東亞建經,華銀是中華建經,銀行主管指出,建經公司可協助屋主尋找合適的建商或者建築師事務所,承攬房屋更新重建工程,幫助屋主危老更新省下麻煩並提升效率。
華銀指出,與屋主溝通後發現,屋主是否辦理危老都更,主要考量重建費用,因此銀行介入溝通協助後,提供整合建經、融資、信託服務團隊,讓資金取得、專款專用都得到保障,也使得危老都更個人戶增加。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危老都更》蔡英文:逾30年老宅破400萬戶 盼都更簡化流程 | 2020-09-22 |
|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政府為解決危險老舊住宅等居住議題,我國「危老條例」在2017年5月正式上路,提供容積獎勵等鼓勵盼加速危老都更速度。對此,總統蔡英文今出席「第2屆危老+都更博覽會」時提及,危老及都更案數量已大幅成長,但目前全台屋齡30年以上戶數已超過400萬戶,未來更會增加至600萬戶,務必要加快腳步,她的原則很清楚,「整合容易、獎勵明確、審議加速」。
蔡英文今日和內政部長徐國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與企業界人士等一同參加危老都更博覽會,總統表示,自她上任以來,解決不斷攀升的危老建築問題,讓台灣城市能夠出現新風貌,以及有更好的生活空間,這些都是施政的重要課題。
蔡英文表示,政府過去4年制訂「危老條例」,透過專法加速推動危老建物更新。政府也成立專責機構「國家住都中心」,增加政府行政執行能量;而去年修正通過的「都市更新條例」,以及「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的揭牌,更是開啟「都更2.0」的里程碑。
蔡英文也說,危老都更案從過去平均每年40件逐年翻倍成長,今年1到8月已創下956件的好成績。且更重要的是,在危老都更推動中,創造出「民眾、專業從業者、產業界」三贏局面。讓民眾住得安全、專業帶動都更與創造機會、促進產業蓬勃發展。
但蔡英文也坦言,雖然危老及都更案數量大幅成長,但目前全台屋齡30年以上戶數已逾400萬戶,未來更會增加至600萬戶,因此務必要加快腳步,她的原則很清楚,就是「整合要容易、獎勵要明確、審議要加速」。而今年推出都市更新作業手冊、政府主導都市更新招商手冊,提供淺顯易讀的操作實務;另也簡化都更流程,1年內完成審議,讓都更不再曠日費時。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審議要加速」蔡總統:危老屋都更 要加快腳步 | 2020-09-22 |
|
蔡英文總統昨出席危老都更博覽會,她再次強調,老屋會越來越多,因此都更危老要加快腳步,並提出「整合要容易、獎勵要明確、審議要加速」等原則。至於,在實務上,民眾若想翻新老屋,選擇都市更新或危老重建哪個途徑好?專家認為,可先從同意門檻和基地大小來初步評估。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危老等於替團結的社區開一條高速公路,因申請程序簡化,也沒面積限制;但都更才是正辦,因容積獎勵多、租稅優惠也多,若遇有不同意戶,政府也會處理。
他指出,未來要讓都更變簡單,審議明確化、時間合理化、標準化,「一般案件以不超過一年為目標,百分百同意案件半年內,要限期完成」,不要像正義國宅一弄二十年,要讓民眾進山洞可看到盡頭的光。
市場一般認為,基地產權較複雜的案件,適合循都更條例重建;但若所有權人百分百同意,可選擇危老條例,時間較快。若基地規模已達一千平方公尺(約三○二坪),就已達都更條例規定的最小面積標準,由於都更的容積獎勵上限為百分之五十,超過危老的百分之四十,選擇都更的容獎會比較多。
瑞普萊坊總監黃舒衛說,要長時間整合,有釘子戶的基地,建議走都更,因有外部公權力可介入;而基地面積大,增值潛力也大、經濟價值高,同樣建議走都更;但急著改建的,就走危老。
成功做出全國危老第一案的建商、唐璽建設董事長董景翔則說,要走都更或危老,還是要看當地的房價與分回坪數,如果是透天厝要重建,何苦去走漫長的都更路;他偏好找透天厝做危老,因土地持分面積大、地主掌握度較高,決策可以更快。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蔡總統:房地產新火車頭 危老都更務必加快 | 2020-09-22 |
|
總統蔡英文今天說,危老都更案從每月40件逐年翻倍成長,今年1月到8月已創下956件的好成績;她提出「整合要容易、獎勵要明確、審議要加速」三原則,務必加快腳步。
蔡總統與內政部長徐國勇上午出席危老及都更博覽會活動。蔡總統致詞時表示,從她上任以來,解決不斷攀升的危老建物問題,讓城市能出現新風貌,讓民眾有更好的生活空間,是施政重要課題。
蔡總統說,過去4年已制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透過專法加速推動危老建築更新,並成立專責機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增加政府執行能量。
蔡總統表示,去年修正通過都市更新條例,以及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中心的揭牌,正式開啟都更2.0的里程碑;危老都更案從平均每年40件,逐年翻倍成長,今年1月到8月已經創下956件的好成績。
蔡總統說,推動過程中,也創造民眾、專業從業者、產業三贏的局面,讓民眾住得安全、創造就業機會,也促進產業蓬勃發展;建築工程是龐大產業鍊,從建材選料、建設施工、消防設備到內部設計、裝修,都缺一不可。危老都更的推動,為房地產帶來新商機、機會,「可以說是新的火車頭」。
蔡總統強調,雖然危老都更案大幅成長,但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超過400萬戶,未來更會增加到600萬戶,務必要加快腳步,「我的原則很清楚,整合要容易、獎勵要明確、審議要加速」。
蔡總統說,今年政府推出作業準則和招商手冊,提供淺顯易懂操作實務,也簡化流程,盡量在一年內完成審議,讓都更不再曠日費時;提醒政府人員務必全力加速,拜託業者和政府共同努力,為國人打造更安心舒適的居住環境。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獎勵時程延長 申請熱潮可望持續 | 2019-12-04 |
|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訊,今年第2季全國稅籍住宅平均屋齡達30年,且全國超過30年的住宅高達423萬餘宅、占比逾48%,等於每2戶住宅就有1戶屋齡超過30年。房產業者指出,台灣住宅平均屋齡只會愈來愈老,加上「危老條例」沒有規模限制,給予老宅重建的契機。
30年以上老屋
全國高達423萬餘宅
根據內政部資料,六都稅籍住宅合計614.5萬宅、占全國總量約70.45%,而全國屋齡30年以上的稅籍住宅達423萬餘宅,六都就有近289萬宅、約占68.29%,顯見六都老屋情況相當普遍。
若對照最新危老案統計,全國累計申請451件,六都就有407件、占比逾90%;目前全國已核准306件,六都280件、占比近92%,顯見六都對危老申請相當踴躍。
房地產業者分析,近半年危老案搶著申請的主因,除了各地方政府放寬各項限制外,與10%時程容積獎勵將在明年5月9日落日有關。
此外,危老案一改過往都更重建的容獎「看得到、吃不到」的問題。根據統計,目前全國每3件危老案就有1件取得容獎,總量是基準容積逾3成比例,且審議時程是以月計算,非過往都更動輒5年、10年。
針對危老案時程獎勵落日,內政部原本堅持時間一到就要結束,但隨著申請案愈來愈踴躍,考慮可能分階段降低時程獎勵額度,最後才走向落日。
房地產業者分析,當初內政部增設3年內申請可享10%時程獎勵的條款,主要是提高民間參與誘因;內政部上半年堅稱不延長時程獎勵,應是想讓民間申請的熱度維持;而下半年首度鬆口時程獎勵有機會分階段延長,也是希望不要一次拿掉10%獎勵,讓申請情況出現太大落差。
危老上路初期
逾8成由都更切割出來
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指出,危老案是解決都更的一部分出口,因此可以看到很多審議通過的危老案,其實不是該條例通過才整合,很多是整合好幾年的都更案,直接排除不同意戶的範圍,切割改走危老。推測該條例上路前期,8成以上審議通過的危老案都是都更切割出來。
為輔導民間參與危老,政府成立具官方色彩的「台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董事長林旺根指出,都更公司不是要與民間搶生意,除宣示政府推動都更的決心外,將由官方成立的機構來進行危老或是都更,更能帶給未來地主或是屋主「信任」的感受。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國震中心成立「私有建築物階段性補強專案辦公室」協助推動階段性補強措施。 | 2019-09-12 |
|
內政部營建署108年6月3日委託國震中心成立「私有建築物階段性補強專案辦公室」, 提供民眾及專業人員相關階段性補強之技術諮詢服務,並組成輔導團隊深入社區推廣階段性補強措施。
|
|
 | 危老轉軌都更 勢在必行 | 2019-09-09 |
|
危老條例之所以被稱為老屋都更的「特快車」,主要是由於危老案件沒有面積限制,只要住戶百分之百同意,就可循危老條例,最高可獲40%容積獎勵,且免委員會審議,一個月內就可審核通過。
不過隨著危老條例10%時程獎勵將於明年落日,加上危老施行期間僅到2027年5月31日止,未來所有危老案件轉軌至都更條例來做,可說是勢在必行。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延長危老10%容積獎勵?立委:先檢討地方執行 | 2019-07-17 |
|
危險、老舊房屋亟待重建,全台30年以上老屋有384萬戶,有40%更急需進行耐震評估,而營建署為加速民眾重建,所祭出加碼10%額外的容積獎勵,將於明年到期。對於是否延長額外容積獎勵時間,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委員呂孫綾認為,應先檢討各地執行情況,再談延長才是。
呂孫綾表示,危老條例當初的立法目的,就是考量到現在台灣都會區有許多危險及老舊的建築物,為了民眾居住的品質及安全,需要進行重建,所以制定這項法律,給予危老重建10%的容積獎勵,並限制以三年為期。
呂孫綾指出,危老條例當初制定了3年的容積獎勵時限,目的就是為了要促使居住在危老建物裡的民眾,藉由這項條例的實施,趕緊加速進行整合與申請,來重建危老建物,增進居住品質與安全。然而,也因為危老條例給予老舊建物及小基地更多的容積獎勵,其實與現行各地方的都市計畫管制規範,都是有所差異;如果沒有期限的限制,很可能會影響到現行各地方都市計畫內規劃的公共服務與生活品質。
呂孫綾說,而目前在六都中,僅剩高雄市還沒有依據危老條例制定建蔽率與建築高度放寬的相關規定,但是現在也已有15案申請,核定了11案,有一定的成果;而其他五都也都有許多案件正在辦理中。
目前雖有立委提案延長危老獎勵的期限,但呂孫綾認為,還是必須依各地方政府執行狀況,再來討論是否要予以延長。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營建署:上半年都更、危老案件KPI 順利達標 | 2019-07-17 |
|
《都市更新條例》修正案在今年1月底公布,蔡英文總統對於都更效率寄予厚望,更訂下今年都更加危老達400案目標。檢視上半年推動成果,內政部營建署今(9)日表示,截至6月底為止,都更核定件數44件,危老重建申請案164案,合計208案,上半年KPI可說是順利達標。
蔡總統今年初訂下都更100案、危老300案的年度目標,營建署都更組組長王武聰表示,上半年都更案件共核定44件,較去年同期的37件還多,他表示,過去都更核定案件平均每年僅40件,近兩年來,每年成長到約77件左右,顯示都更熱度正在加溫。
危老重建案方面,上半年共有164件申請,已核定件數共95案,多集中在雙北、台中,申請件數也已經初步達標。
為了加速推動都更,營建署今也發布最後一項都更條例子法「都市更新公開評選申訴審議收費辦法」,定明每件申訴事件的審議收費標準及繳納方式,每一申訴事件收費10萬元,如有辦理鑑定項目或其他必要事項需要時,需繳納相關鑑定費及其他必要費用。
營建署表示,今年1月底至今半年內,中央已完成都更條例12項相關子法新訂、修訂及廢止呼籲地方政府也要儘快跟上腳步,針對都更條例授權地方政府的八項配套,應儘速完成。
營建署指出,地方政府所需配合的重要配套,包括實施代拆時的申請條件、應備文件、協調、評估方式、拆除等作業事項的自治法規,及權利變換估價者選任的建議名單、自治法規訂定建築容積獎勵項目、計算方式及額度,以及房屋稅、土地增值稅優惠延長等。
營建署表示,目前各地方政府中,新北市、台北市由於需求最顯著,腳步也最快,陸陸續續有些配套已經完成研議或修正,期待地方政府配合都更條例修正,儘快完成並落實相關配套。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內政部:2018年「安家固園」已轉型危老屋重建 | 2019-07-17 |
|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針對2016年4月由張善政前院長核定的「安家固園計畫」,內政部表示,當時因計畫倉促上路,只侷限在補助老舊建物耐震評估補強及土壤液化潛勢區改善,缺乏可行配套措施,以致政策內容空泛,造成推動成效不彰。於政黨輪替後,2018年已轉型為危老屋重建及都更2.0,提供容積獎勵、賦稅減免及融資協助等措施,並搭配建物快篩、耐震評估、階段性補強及重建等完整配套,以加速保障民眾居住安全。
安家固園倉促上路 華而不實
內政部表示,2016年2月6日強震造成嚴重傷亡,激起各界對建築物耐震的重視,因此行政院於2016年4月29日核定6年期的「安家固園計畫(2016-2021年)」,辦理老舊建築物耐震評估補強及土壤液化潛勢區防治改善措施。
但當時計畫因適逢新舊政府交替,政策倉促上路,未有完整配套措施,且計畫中都更每年僅規劃執行15件,使重建無法走完最後一哩。內政部強調,這等於是將最重要的部分棄之不做,反而把政府經費濫用在不可行的計畫上。2016及2017年執行後,因民眾擔心評估有安全疑慮,恐影響房價,且缺乏重建或補強誘因,導致成效未如預期。
轉型危老屋重建 完整配套保障安全
內政部為加速改善國內老舊建物安全,經全盤檢討後,自2018年起將「安家固園計畫」轉型以「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為主軸,並推出「2018年建築物耐震重建輔導試辦計畫」(行政院2018年1月2日核定) 與「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輔導重建補強計畫(2019-2021年)」(行政院2018年12月4日核定) 2項計畫,透過容積獎勵、賦稅減免及融資協助等措施,並搭配建物快篩、耐震評估、階段性補強及重建都更等完整配套,改善建築結構安全,另土壤液化措施則回歸經濟部持續辦理,以更全面的作法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內政部強調,為鼓勵民眾申請建物耐震能力評估,內政部也已將耐震初評提高至每棟補助1萬2,000至1萬5,000元,積極協助民眾改善居住品質,使居住安全獲得周延的保障。民眾若有相關問題,可電洽內政部1996全國服務熱線,或各地方政府1999服務熱線。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觀點投書:七級地震的震撼,正視危老條例斷箭的危機 | 2019-07-17 |
|
花蓮縣秀林鄉18日下午1時1分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地震深度18.8公里,最大震度花蓮縣高達7級,南投縣、澎湖縣、台中市、新北市震度也達5級...,整個全台震撼,而危老重建的重要性又再一次的震醒。
立法院會去年107年12月28日,終於三讀修正通過都市更新條例。而本條例修法從87年提出,已歷經20年,立法院雖每屆提出修法,惟因各團體、業界、民間的看法不同而遲遲無法完成,此次能順利三讀通過,實屬不易,主要重點為簡化都更申請程序、明確獎勵內容,以及針對都更不同意戶建立三加一道程序,解決爭議,為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而由本次的都更修法,加上小基地所能採行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以及政府所應積極推動老舊建物實施「耐震評估」與「耐震補強」的政策,合稱『三箭』,確實能加速人民參與都更、危老或耐震補強的意願與積極度,讓老舊建物的更新重生,有一條順利安全的路。
而都更條例規定的容積獎勵上限為50%,危老上限為40%(其中10%為時程獎勵),究竟老屋重建要採用都更或危老條例,則要視屋主整合狀況,基地面積大小、容積獎勵,以及審議時程等因素綜合考量來決定。惟目前可確認的是,若要考量以危老條例來進行老屋重建,其中的10%時程獎勵以2020年5月9日前申請為限,截至目前為止已剩餘約1年的時間。而危老條例於107年5月10日公布施行,當時乃為因應「都市更新條例」修法緩不濟急之下,藉此提供快速之獎勵誘因、簡化行政程序,並適用小基地面積重建,來因應潛在災害風險,加速都市計畫範圍內危險及老舊建築物之重建,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與國民生活品質。
20190418-花蓮縣18日下午13時01分發生規模6.1地震,造成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77號7樓以上斷裂,建物傾斜靠向81號。憲兵指揮部所屬台北、士林憲兵隊下午派遣4車12人前往伊通街、松江路與長安東路路口進行交管與封鎖。(憲兵指揮部提供)
花蓮縣18日下午13時01分發生規模6.1地震,造成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77號7樓以上斷裂,建物傾斜靠向81號。憲兵指揮部所屬台北、士林憲兵隊下午派遣4車12人前往伊通街、松江路與長安東路路口進行交管與封鎖。(憲兵指揮部提供)
惟後續政府須依法制程序陸續公布相關子法,以及地方政府所需配合的自治條例等,且相關制度需有磨合期,以及制度施行上仍有些配套問題需檢討,故也造成有意願整合之住戶雖想採以危老條例重建,但因時程獎勵相當急迫而來不及準備。這也是近期媒體紛紛提出「危老重建申請潮將湧現」及「危老都更獎勵,看得到吃不到」的原因。
而從1999年921地震、2016年0206美濃地震與2018年0206花蓮地震等都造成建築物倒塌並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類似災害一再重複發生,老舊建物與時間無法停止賽跑,而超過40年屋齡將逐年倍增,更在地震無情的威脅下,未來老舊建築物的重建,勢必需要加速推展。而未來危老條例的時程獎勵誘因將於2020年5月9日前申請後截止,危老條例這一箭斷箭後,勢必降低民眾針對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之意願,影響老舊建物居住安全之提升,建請政府應提早因應,考量獎勵時程之延長或提供其他之獎勵誘因,並檢討危老條例之配套成效;而有需求的民眾也應把握時程獎勵之時間進行老屋重建,以期降低臺灣遭遇大規模地震災害所帶來的衝擊,天佑臺灣。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
 |
「都更條例」是龜速公路,「危老條例」是快速公路 |
|
| 都市更新條例問世已20年,卻誤盡蒼生,20年是漫長時光!20歲滿懷壯志的年輕人已成40歲中年人,開始老花眼了!60歲滿懷希望想住安全耐震的房子、期盼有個電梯,爬樓梯已經爬不動了,20年過去已經80歲了!也有很多人已經往生了,後代帶著神主牌開都更會議抗議,這是多麼悲涼、震撼、荒謬的場面,而明天仍不知在哪裡! 因此,對於重建老屋、危險屋,「都市更新條例」雖然歷經太多次的修法,20年來一直是一列極為龜速的火車,而老房子經過20年,無法拆除重建,又更老更不安全,更不堪居住了。 雙北市老舊公寓眾多,都更卻相當龜速難行。(好房網資料中心) 近半年來,慢慢廣為人知、慢慢火熱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相較於龜速的「都市更新條例」,則堪稱為快速公路。到處是30年、40年房子,遍布全台灣,因此人人都要了解「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以能運用「危老條例」重建自己的老屋。地震若發生在市中心時,那種可能倒塌無數的悲慘場面,絕對是無人能夠承受的! 當年文林苑釘子戶風暴,連帶拖累全台灣的都更案,多少年過去了,去年底「都市更新條例」修訂草案終於三讀通過,期待能改善都更龜速的困擾,但到目前為止,大家對剛修法的都更似乎是還不太有感受,老屋重建要快速順利,還是要採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的規定快速的多! 因此最困難的都更轉危老已成目前趨勢,內政部統計最新資料顯示,去年到今年2月底為止,全台共有176件危老申請件數,核定件數達90件,核定比率超過一半,51.1%!建築商看到危老條例獎勵明確、審核快,更有意願進行老舊房屋改建。 危老條例不用走都更繁瑣的程序,不必常常開無效率且冗長的會議。容積獎勵很明確、最高獎勵法定容積30%,在明年5月前申請,再給予10%容積獎勵。 目前危老申請件數最多是台北市、台中市,均達47件,北市審核通過僅九件,相較於整體平均值逾五成,核定比率偏低、僅19.1%,未來速度應可加快。台中市,核定件數達20件、比率超過40%。 新北市危老申請件數達41件,共核定30件,核定比率高達73.1%,冠居全台。擁有全台第一件危老審核通過案「森森富祥」的高雄市,去年至2月申請數為八件,共通過六件,核定比率75%;台南市有十件申請,核定數達九件,核定比率高達九成,效率最高。 內政部今年訂出「都更年」目標,其中都更案要審議完成100案,危老案希望較去年翻倍到近300案,合計近400案。過去每年平均審議完成的都更案僅約40案,2017年審議完成77案、去年78案,去年底「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三讀通過後,今年目標訂為100案。 「危老條例」106年5月10日公布,因6都相關規定尚未修正放寬,進度嚴重落後,但今年在6都陸續完成相關修法後,且增加10%的容積獎勵即將在明年5月落幕,預計將有一波推動熱潮,今年危老案應可較去年大幅增加。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3月6日特別到新北市中和一棟40年危險老屋開直播,向民眾說明危老重建重要性。花次長強調,危老重建約2個月就可以完成審核,是一條高速公路!鼓勵團結的社區徵詢100%所有權人同意,就可以申請。中和這棟老屋原本推動簡易都更,但談了10年都還沒有結果,真是太悲哀了!最早搬出去的住戶已經4年了!2018年危老條例上路後,本案只好轉而申請危老重建,只花了22天就通過審核!該案老屋重建前有48戶,2棟4層樓,重建後增加為141戶,前棟3樓、後棟22樓,地下6層含125個停車位。中和市這棟老屋,未來新大樓、新風貌,將可讓望穿秋水的老屋主,住到安全、耐震的新屋,從此不再擔憂建築物老舊所可能潛藏的危險性,多麼令人期待與興奮啊!
原文網址: 「都更條例」是龜速公路,「危老條例」是快速公路
參考連結:點我開啟連結 | |